第五人格会使人性格扭曲吗-第五人格影响心理健康吗知乎

没有。根据查询知乎显示,截止至2023年8月14日,第五人格犹太结婚的消息网上没有出现,第五人格犹太不是职业选手,一开始也是一名普通的玩家,在游戏刚开始公测的时候,犹太刚好才毕业不久,在面临职业选择的时候,萌生了做一名职业主播的想法。

感情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里的信任与背叛)

据统计,在美国每年有300万人参加MBTI测试,其中超过80万人为管理层。在世界100强公司中,89%的公司都使用MBTI作为管理冲突、发展领导力、提升组织绩效的重要方法,80%以上的高层管理者、高级人事主管都在使用这个工具。

在当今各种人格测验中,MBTI是在中国被广泛接受和应用的西方人格测量工具之一,它较符合中国人判断他人的思维习惯。应用好MBTI,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和他人,也能启发我们探究在中国文化历史下形成的中国人的人格特征。

无论你是家长、教师、学生、咨询师还是普通的上班族,MBTI都可以帮你了解他人人格的优势和劣势,突破人际之间的“性格壁垒”,提高人际沟通能力,成功地实现既定目标。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有关MBTI的著作,来自美国心理学家伊莎贝尔·迈尔斯?(Isabel Briggs Myers) 的《天生不同:人格类型识别和潜能开发》。

如下是关于本书内容的部分理论性摘录,希望分享给对MBTI理论感兴趣的伙伴们。

再版前言

·人与人的天子秉性生来就是不同的,不同的个体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情绪情感上存在着先天的差异。

·造成人类内心痛苦和压力的往往不是彼此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是出于好意的双方在沟通过程中出现的误解。

第一部分? 理论基础

第一章? 关于人格类型差异的思考

·每个人都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感知(S/N)和判断(J/P)构成了我们心理活动的主体,并控制着我们绝大部分的行为表现。感知决定了我们对环境的认知,而判断则决定了我们将以怎么样的方式来应对。因此,不同的感知或判断的方式自然会导致不同的行为表现,进而也就造成了人与人的差异。

·事实上,很多极具破坏性的人际冲突都是由于双方的感知和判断方式不同而导致的。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见四种人:实事求是的ST型,感性友好的SF型,热情智慧的NF型,严谨机敏的NT型。

第二章? 荣格理论的扩展

第二部分 人格类型与人格维度

第三章 人格类型表

·感知(S/N)是最早出现也最观察的维度;接下来是判断(T/F),容易判断的维度。

第四章 外倾与内倾

·心理类型理论认为,每个人的原型是生来就有的,个体后天的生活经历也许会激活原型,但并不会改变原型。原型是所有人类经验和意愿的精髓所在。

第五章 感觉和直觉

第六章 思维与情感

·思维和情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决策工具,两者都属于理性判断方式,并且都具有内在一致性,但两者的工作标准却各不相同。思维是从“真-假”的角度进行评估判断的,而情感则是从“可接受-不可接受”的标准进行判断。

·思维和情感偏好是唯一一个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的人格维度。

·思维型个体并不见得拥有超强的思维能力, 他们只是更善于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运用思维。

·逻辑思维并不见得就是最好的思维方式

·思维型的个体总是在相互排斥,每个思维型的人总是说“这样才是对的”,而情感型的人只需说一句“我觉得这个更重要”。

第七章 判断与感知

·判断型的人认为应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和改变生活,感知型的人认为人们应该尽可能去体验和理解生活。

判断型个体的天赋:做事高效、条理清楚、计划性强、坚持不懈、决策果断、专业权威、观念稳固

感知型个体的天赋:率性自然、思维开放、善解人意、包容性强、好奇心强、乐于体验、适应性强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想要做到的、应该做的和实际做的往往不一致,其中想要做的是个体的本能倾向。因此,在判断自己的人格类型时,应该以自己的本能倾向为准。

第九章 16种人格类型

·“内倾”确实不是一种特质,而是一种基本的倾向和态度。

第三部分 人格类型的实际应用

第十章? 人格类型的对立性

·最完美的搭档应该在感知偏好或者判断偏好只存在一处不同,而在其他人格维度上至少有一种偏好是相同的。这时彼此的差异才能发挥出最佳的互补,而在其他两三个人格维度上的相同偏好有助于理解和沟通。

第十一章? 人格类型与婚姻

·对于任何人格类型的夫妻来说,双方在S/N维度上的相似性都是非常重要的。

·夫妻双方在人格类型上的差异往往多于相似。

·理解、欣赏和尊重是营造幸福婚姻的秘诀。

第十二章 人格类型的早期学习

·感觉面向的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而直觉面向的则是自我的无意识,我们对事物的洞察就是源于无意识。

·对于个体来说,在试图解决某个问题时,可以尝试同时采用四种心理功能:利用感觉S来搜集信息,利用直觉N寻找可能的解决办法,利用思维T来分析不同的方法可能获得的结果,利用情感F来判断团队中的其他成员对这些结果的接受程度。

第四部分 人格类型的动态发展

·人格类型发展的关键在与感知与判断的发展,以及个体对这两种心理功能的使用方式。

·个体最根深蒂固、最早出现的人格偏好,应该是对外倾和内倾的偏好。

·个体的思维和情感偏好与各种家庭矛盾密切相关,并且也会在生活的早期阶段有所表现。

·感觉型孩子知道奶牛不可能跳到月亮上以后,就会觉得《鹅妈妈的故事》很愚蠢。

第十六章? 健康的人格发展

·健康的人格发展需要两个要素。首先,个体要同时具备发达的感知和判断功能,最发达的作为主导心理功能,次发达的作为辅助心理功能;其次,个体要同时具备对外倾和内倾两种态度的使用能力,并以其中的一种态度作为主导。当这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时,个体的人格发展就能保持平衡。

·没有判断的感知是无力的,而缺乏感知的判断是盲目的,纯粹内倾的人是不切实际的,而纯粹外倾的人往往是肤浅的。

·个体的主导心理功能必须保持不变,否则的话,个体就会迷失方向。

·从某种程度上,个体的人格优势是可以弥补自身的智力缺陷的。

第十七章 人格发展的障碍?

·人格发展的障碍来自环境压力、个体对自己人格类型缺乏信心、家庭对个体的人格类型缺乏认可、缺乏机会和动力。

第十八章 儿童的人格发展动机

·儿童的判断能力能否发展取决于他们如何应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和各种问题。

·导致个体在成年之后罹患神经症的并不是童年创伤,而是童年时候的溺爱。

·“如果他们能把白菜种好,他们同样是在拯救世界”,荣格说。

·优秀并不一定是竞争性的,孩子努力之后获得的满足感本身就是最有效的激励。

第十九章 从现在开始

·弄清楚问题的本质是对感知功能的锻炼,而选择具体的应对方法则是对判断功能的锻炼。

·人格类型理论认为,人的偏好是天生的。

·个体的主导心理功能能够主宰另外三种心理功能并决定个体的主要人生目标,因此,人格的充分发展也就意味着主导心理功能的充分发展。

·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婚姻可能是最能体现人性特质的。

·最成功的沟通就是,大家虽然彼此妥协,但最终的决议巧妙的采纳了每个人最重视的东西。

-END-

公众号ID:生涯规划与心智成长(EmilyDONG_2016)

知乎、、壹心理ID:Emily DONG

回避型依恋人格

摘要: 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唐玉抱着“被治愈”的期待推开咨询室的门。她不曾预料,与“被治愈”交织发生的,还有与咨询师不断发展的亲昵与暧昧关系。这不是寻常的爱恨情事,在心理咨询中,“爱情”带来的后果可能是毁灭性的。唐玉起初只是有轻度抑郁情绪,渐渐有了自杀的念头。她保留了信件和微信聊天记录作为证据,向多家机构投诉,咨询师最终被平台下架。

在心理咨询领域,这是为数不多能够获得证据支持的投诉。目前这个行业基本处于没有明确主管单位的野生状态,准入门槛低、过度市场化、缺少强制监管机制等问题,让大部分来访者在遇到咨询师违规操作时选择沉默,维权者则面临比寻求咨询帮助之前更为艰难的精神困境。

文丨魏荣欢

很特别的来访者”

第二次做心理咨询时,女孩唐玉说得有些口渴,她拿起杯子,才发现边缘留着一枚口红印——这是咨询师喝过的杯子,但对方没有阻止,或给她一杯新的。这种亲昵,唐玉不知道女咨询师常凤茹是有心还是无意,因为对方明明知道,自己喜欢女生。

接下来的见面里,唐玉常常听到“你是一个很特别的来访者”之类的话,常凤茹甚至提议把见面增加到一周三次。咨询之外,唐玉偶尔会收到对方发来的心理学文章,伴随一两句问候和“亲亲”表情。那时,她还不清楚咨询师私下联系来访者,是违反工作伦理守则的。

在那间称不上环境优美的咨询室内,唐玉一点一点袒露着自己。大学毕业两年,她仍然不知道未来想要做什么,陷入焦虑,待在家里不愿见人。在一次崩溃大哭时,唐玉得到了一个拥抱,这个拥抱使她的情绪平复下来,也让她对个子不高、长相普通,甚至一开始没留下什么印象的咨询师加深了依恋,把常凤茹看作生命中最亲密的人。后来,常凤茹在咨询室里直接问她:“你为什么不承认你喜欢我?” 唐玉的脸红了。

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唐玉抱着“被治愈”的期待推开咨询室的门。她不曾预料,与“被治愈”交织发生的,还有不断发展的亲昵与暧昧关系。

这不是寻常的爱恨情事,在心理咨询中,“爱情”带来的后果可能是毁灭性的。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2014年,资深心理咨询师王星波与来访者发生亲密关系,多年后女孩在网上发帖,形容那段日子“像是堕入地狱”,可起初,她以为那是真爱。

后来女孩实名投诉,王星波被“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注册系统”(中国心理学会成立的会员监管系统,简称“注册系统”)永久除名。这是国内第一起,也是迄今唯一一起被“注册系统”公示的违反伦理案。按照《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咨询师不可以跟来访者恋爱,除非是结束咨询关系后三年以上。

唐玉经过一年多的心理咨询,和咨询师常凤茹互相表白,相爱。但她的精神障碍更重了,常凤茹一时约定三年后见,一时又忍不住约见面,反复刺激下,唐玉有了自杀的念头。

她开始同时服用好几种精神药物。有一种情绪缓释剂,吃了不能静坐,每天不得不在楼下跑圈,几天下来腰腿酸痛。换另一种药代替,终于不用跑圈了,又出现极度饥饿——刚吃完一顿大盘鸡,又去点200元的海底捞,肠胃不适只有药效减退后才会感觉到。

唐玉每天要吃的十粒药。

2019年春天,唐玉向中美精神分析联盟(CAPA)、“注册系统”以及常凤茹入驻的心理咨询平台发起投诉,她保留了信件和微信聊天记录作为证据。常凤茹接受过CAPA的培训,该机构最终给出处罚——取消其会员资格,且五年内不接受申请。常凤茹入驻的心理咨询平台也将其下架,还发了内部通报。

这件事在心理咨询圈子炸了,因为这是为数不多能够获得证据支持的投诉。2017年政府部门取消心理咨询资格认证后,这个行业基本处于没有明确主管单位的野生状态,大多数类似的投诉都止于证据不足。

据产业研究报告数据,目前我国约有8000万需要服药治疗的心理疾病患者,可能需要咨询与帮助的心理障碍人群已经过亿。但是,这个行业正在以令人担忧的速度,失去它最重要的资源 —— 来访者的信任。

除了移情产生的亲密关系,隐私泄露也在加速破坏这种信任。来访者可能想不到,自己的故事会走得多远。

去年3月,某知名心理咨询平台发起过一场线上直播教学,10余名业界大咖参与督导(督导通常为资深咨询师,通过案例分析指导帮助咨询师,也起到监督作用),99元就可围观100场督导示范教学。“注册系统”当时发出了伦理提醒——网络平台参加者人数“上限一般以40人为宜”,但这对新手咨询师是个绝佳的学习机会,活动没有因此停止。

五个月后,教学视频被违规的咨询师发到了外网,几天内就有2万多人观看。虽然每个案例在上报时,都有来访者的知情同意书,但来访者是否知道使用场景?咨询师彭烛璇在知乎上发贴,认为来访者需要知道,在两个人、十几人的范围内被讨论,和在几万人的范围内被讨论,是截然不同的状态,“后者几乎可以等同于:我要把你的故事写一本书发表,你同意吗?”

面对来访者隐私泄露的质疑,相关文章下也有不少这样的留言,“哪个咨询师的成长不是靠不断伤害来访者长大的?你要是学医学临床,也得知道,大体老师是多重要。”

“万人督导”并没有就此止步,今年3月,2021年度的100场督导课即将开始,大咖从11位增加到15位。根据官方宣传,今年新增了保密协议签署,视频也会加密存储。质疑声还在:这样就能防止信息外泄吗?

还有的来访者至今都不知道自己的隐私被泄露了。在唐玉和常凤茹关系亲近的那段时间,两人会很自然地聊起其他来访者。因为同在一个地方咨询,互相打过照面,又有着相同的小众爱好,唐玉想要打听到对方的名字很容易。

而且,当她得知常凤茹的督导也知晓她们这段特殊关系,自己在督导那里被称为常凤茹的“情人”,唐玉忽然觉得自己像是赤身地被一群人围观。

资料图,源自视觉中国。

被控制的、难以自证的

很多来访者跟唐玉一样,在走进咨询室前,对心理咨询伦理规范几乎一无所知,敲开那扇门,只是一心想被拯救。

与家人之间难以处理的关系,待业的迷茫,唐玉的这些感受和行为背后,埋着最隐秘的秘密和最羞耻的念头。分享给咨询师,在专业的分析和引导下到成长经历中寻找线索,这是个艰难的过程,有点像是解剖自己。

这时来访者往往会出现“移情”,预示着咨询师对来访者而言正作为一个依恋对象。在精神分析疗法中,“移情”通常是来访者的内心映射,心理咨询师史秀雄解释,咨询师要做的是帮来访者更好地了解自己,通过分析原因,探寻和修复过去的伤痛,从而治愈来访者。

但在咨访关系这类权力机制特殊的关系中,边界混乱和滥用权力,都会造成对来访者的伤害。北师大心理学院教授侯志瑾曾发表论文阐述:“如果发展了亲密关系,通常是咨询师没有很好把握专业的边界。咨询师也是普通的人,也会有种种需要,于是在咨询关系里进行满足,某种程度上可谓近水楼台了,但这是滥用了咨询关系。”

当唐玉查到《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里关于咨询室里不可以恋爱的规定时,她开始感到不安,多次问常凤茹:“你这样操作是正确的吗?” “你觉得我们现在究竟是什么关系?” 有几次唐玉生气说不要咨询了,常凤茹都会笃定地看着她,“我知道你一定会来,因为你受不了不见我。”

资料图,源自视觉中国。

她还写了一篇文章发给唐玉,第一句话就是——“如果第一眼就爱上你的来访(者),那对咨询师来说是什么?” 文章标题是「对来访情欲反移情的几点探讨」,常凤茹记录了自己的感情变化过程,认为“这是一份相爱的关系在治愈来访(者)”。而在唐玉看来,这是对“我爱你”的深层表白。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移情”是来访者的责任,甚至连来访者自己也这么认为。留美博士生王顾芹曾深陷于此,对自己的咨询师终日牵念。而咨询师对她的评价是——“你是偷懒的、狡猾的、不愿意承担责任的、想不劳而获的”。

这让王顾芹对自己十分失望,咨询过程中积极地检讨和反省,“每次都像一个勤奋刻苦的学生,汇报自我觉察的心得,渴望着肯定、好评甚至安抚。” 有几次她的讨好让咨询师很欣慰,对方回应说,“你其实还是会顺从的”。

这位咨询师在自己的公号里自称“上师”,且“接受来访者的供养”。他还公开发表过与来访者产生了亲密关系的文章,但评论区的留言不是声讨而是赞赏,赞赏他的坦荡。陷入这种不对等关系的来访者往往难自知,更难的是自证:如何证明自己具备正常的判断力?

“因为一开始大家就把你当精神病人看。” 王顾芹说。尤其当她把事情公开到网上,帖子优先吸引的就是来“练手”的咨询师,给她贴上各种诊断标签:偏执分裂、全能感、表演型人格……

作为深陷心理疾病的患者,把自己的经历说出来,意味着要遭受各种评判。2019年4月,唐玉把自己的故事发到社交平台,不少人质疑截图的真伪,说整件事情是假的,也有各种诊断标签贴上来。唐玉硬憋着不回应,“如果绷不住跟他们对骂,这些内容立刻就会被拎出来,然后说你看这个人果然有病。” 那个月,她一直在书房打地铺,“只有书房能给我安全感”。

为了了解和证明是否受到“剥削”,来访者们往往阅读大量心理学书籍。图为三位来访者的书架。

在求助于心理咨询的人群中,唐玉属于社会功能受损轻的,仍可保持清晰的条理与人交流。有很多来访者讲起话来思绪纷乱,更难说清自己的经历是真实的,把经历分享到网上,很容易遭遇“社会性亡”。这也是大部分来访者在遇到咨询师的违规操作时,选择沉默的原因之一。

美国历史上,这样的误解也曾持续多年。弗洛伊德曾在《移情之爱的观察》中讲到,以前美国法院都会选择相信咨询师的申诉,认为不当性关系的指控起因于精神不稳定妇女的性幻想。1975年Barbara Noel指控她的治疗师性剥削,警察的最初反应也是“你肯定是在做梦”。

在很多受害者和学者的坚持下,心理健康领域才开始赞同禁止从业人员与来访者发生性接触,直到1981年,美国心理学会制定了第一部伦理规范,才明令禁止。被判定违反规范的从业人员或组织,可能会被暂停执业或吊销执照。

不过,来访者的控诉都是客观成立的吗?心理咨询师王雪岩说,在咨询中,来访者成长过程中的愤怒会投射在咨询师身上,很多愤怒是来自对“被完美养育”的期待,“而完美是根本不存在的,父母不是完美的养育者,咨询师也不是完美的帮助者,冲突也是不可避免的。” 来访者感到委屈、愤怒,跟咨询师吵架,甚至说不来了,都是一个修复的过程,“当他能够直接表达这些而不隐藏起来,实际上也是他的信任能力、自我保护功能等在逐渐成熟的过程。”

王雪岩介绍,临床中并不鲜见的情况是:一个来访者恨了咨询师多年,感觉咨询师在伤害自己,多年后,他才能够理解,是自己对世界的恐惧让自己处处提防被伤害,才把咨询师的帮助判断为伤害,这一切的发生,是因为之前他没有积累起“被善待”的经验。

但真正的伤害一旦发生,想再修复、重建信任十分困难。和这些来访者一样,在学习早期,王雪岩也曾作为来访者经历过来自不成熟咨询师的伤害:“面对一个信任的人,内心无从判断是这个人在伤害我,还是我自己内部的创伤引发了伤害的再现。这样的混乱直接导致了对自己对他人无法信任。重建信任的过程,就像把没接好的但已经长在一起的骨头再掰开了重新接,痛苦而漫长。”

投诉无门

已经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一些专家和从业人员,正在寻求改善措施,希望能够守护住与来访者之间的信任。北大心理学教授钱铭怡曾在期刊上讲述,《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总则第一条,就要求咨询师要使来访者从其专业服务中获益,“此类性关系(咨访之间亲密关系)从最根本上影响了来访者,使其不但不能从咨询服务中获益,而且受到伤害。”

资料图,源自视觉中国。

但是,这部《伦理守则》仅对“注册系统”内几千名人员具备约束力,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唐玉发起投诉时,常凤茹正在申请成为“注册系统”的会员,她的投诉才获得受理。

但调查尚未开始,唐玉已经受不住了,因为此前她已经接受了三轮调查——由于缺少统一的投诉渠道,常凤茹从业的两个平台和CAPA都要投诉一遍,接受调查时,同一个细节要回忆三遍,每次都是一身伤。最后投诉成功,但其中一个平台在结果通报的开头,直接点明了唐玉的微博与知乎ID,“一瞬间不知道通报的是我还是咨询师”,唐玉说。

心理咨询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才引入我国,很多咨询师没有相关受训背景,除了一级心理咨询师,报考并没有专业的限制。“国外咨询师在整个受训期间,只要与个案接触,就会有督导。即使在最后一年的实习期内,如果表现不符合标准,仍然得不到许可。而在我国完全看考试成绩。”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侯志瑾的论述显示。

而且,开设伦理课程的高校和培训机构也很少。心理学考研讲师孟莎莎说,“伦理道德”只是心理咨询书里的一个章节,目前还没有一本专门的书,更没有专门的课,“想考心理学专业硕士的人,因为考纲里面没有这部分,即使你教也不听。”

去年孟莎莎花了5400元报培训班,通过了考试,在心理讲师头衔外又增加了一个身份——婚姻家庭咨询师。“其实我一节课没看,一道题没练,就是通过网上搜题复制粘贴就拿到了证书,你说我会不会做婚姻家庭咨询?” 孟莎莎心里清楚,如果自己真的去做咨询,来访者是分辨不清的。

遇到滥用咨询关系的咨询师,多半会像王顾芹这样投诉无门。即便是“注册系统”中拥有会员资格的专业咨询师,最重的处罚也只是永久除名,无权吊销执业证书;对“非注册系统”的人员而言,是否遵守《伦理守则》目前只能看个人自觉。

在加拿大,自1960年起就有明确的官方渠道接收和审查投诉。居住在加拿大的华人心理学从业者许梦然介绍,此外还有一个纪律委员会做进一步庭审和惩罚,一旦被认定违规,轻则吊销执照,重则可能坐牢。被处罚的详细信息会显示在咨询师名字旁,一直跟随其从业生涯。

我国直到两三年前才出现第一起心理咨询隐私纠纷诉讼案,在此之前司法领域一直是空白,能保护来访者的只有《精神卫生法》中的两三条。2018年,北京一所高校学生赵明月在校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咨询,有一次情绪崩溃,提出增加一次会面的请求,结束时咨询师说:“你知道你这样给我们带来多大的麻烦吗?”

“我们?” 赵明月愣住了,追问之下她才知道,自己的案例每周都会在内部督导会公开分享,就连没有专业背景的前台也参与其中。去咨询的学生没几个,而她已经持续了两年,大家很容易知道是谁,“自己的秘密可能连前台都知道了!”

资料图,源自视觉中国。

赵明月一气之下把校咨询中心告上法庭,但那些让她愤怒的对话内容由于没有录音无法成为证据。2020年12月15日,她收到法院的终审判决,驳回起诉请求,认为咨询师属职务行为,没有侵犯隐私。赵明月的遭遇不是孤例,但诉诸法律的这是第一例,以败诉告终。

“这个是很无奈的一个事实。” 心理咨询师史秀雄说,遇到争议,法院也没办法找到一个权威机构来帮助做判定。他曾声援过不少网上公开维权的来访者,但渐渐没了心气,“它是整个监管层面的缺失和漏洞,靠声援一两个案件也没太大意义。”

公开在网上发布自己经历的来访者越来越多,作为咨询师,王雪岩并不赞同那些简单抨击咨询师的行为,“愤怒很容易唤起共鸣,读者很容易从他人的愤怒里感受自己是个受害者,但被伤害的感受并不等于被伤害的事实。”

在她看来,网络“维权”也可能是情绪宣泄,会积累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愤怒。“咨询师不是神仙,当他愤怒的时候,担心被网络‘追杀’的时候,还有多少心理空间去帮助来访者?而那些被大量‘咨询师是坏蛋’的信息淹没的准来访者,怎么还有勇气去寻找专业的帮助?”

自从公开了自己的经历,唐玉收到很多来访者的私信。她发觉这不是个案,于是找了八名来访者,又写了文章《八位受到二次伤害来访者情绪纪实》,希望呼吁立法与监管的到来。只是这次没有突破圈子,他们的声音没有传出去。

她时不时还会被药物的副作用折磨,但开始试着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比如给黑白色调的家里买一幅彩色的画。偶尔,她梦到常凤茹,会在醒来时默默点上一根烟。被平台下架后,常凤茹开了自己的工作室,依然在做咨询。唐玉已经不关心了,“处罚信息没有公开,新的来访者又怎么会知道那么多呢?”

(文中唐玉、常凤茹、赵明月、王顾芹、孟莎莎为化名)

第一次恋爱最好不要选择哪些人?

之前在知乎里看到了一篇文章,介绍了什么是回避型依恋人格。

个人认为这个世界上存在这样的人还是比较多的,所以把文章分享给大家

一来希望大家能够多包容和理解这样的群体;

二来告诉这样的人:你并不孤独,总有阳光会洒在你头上。

大家对这样的人格有什么看法,也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评论哦(?-ω-`)

以下来自知乎回答:

(内容很长)

本人回避型。有过很痛苦的经历。但是最近才知道,原来我的行为在别人看来会这么奇怪无法理解。

在外人看来,可能关系进程就是:

阶段一开始这个人很好,交流很开心,很追,两人很合得来。于是另一人大胆开始投入感情。

阶段二渐渐这个人开始刻意回避疏远,有时候又会比较亲近,另一个人觉得很奇怪,忽冷忽热,反思是不是自己做的不好。开始焦虑去找TA,但越找越被推开。

阶段三最后这个人不见了。另一个人怎么找都不回应,于是觉得自己被欺骗,被侮辱。遇到了渣。

但其实在回避型看来是这个样子:

阶段一回避型通常是没有交心朋友的人,不喜欢打扰别人,也不喜欢被打扰,没有人可以交流。所以如果遇到一个不错的人,会报着想拥有一个亲密者、交心朋友的态度,认识对方接近对方,回避型并不会认为是因为自己喜欢才接近,起初只是想要有一个朋友,曾经孤独一个人的时候没人能说的话都非常兴奋的和TA讲,分享各种生命中有意思的东西。

阶段二因为从小自我压抑的习惯,不敢直接对别人的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有表达障碍。只能报喜不报忧,习惯“讨好”他人。内心里即使不开心、不情愿、觉得不舒服、受伤、想拒绝也不直说出来。表面上善解人意、包容、细心、为他人着想,但是什么都憋心里。时间久了就可能抑郁,还不被人理解。比如需要很多独立时间空间做自己的事,本来有自己的安排但是又收到见面吃饭邀请,于是虽然有点不情愿,但还是搁置自己的计划去赴约。对方开玩笑不小心冒犯了回避型有些不高兴,但也不指出来。表面上嘻嘻哈哈,之后会想找地方自己一个人消化情绪,第二天又和失忆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就比如大学宿舍里,甲同学说我喜欢听XX的歌,乙同学说我也挺喜欢。然后甲同学想太好了我们一起听吧,然后就开始外放。听了半小时还挺开心,但是听了2个小时乙同学就有些不情愿,听了3个小时就有点纠结难受不舒服,因为自己虽然挺喜欢,但只能接受半个小时XX的歌,但又不敢直接对甲同学说,能不能把音乐关掉,因为甲同学还听的很起劲。于是乙同学决定每天等到快熄灯断电的时候,再回寝室。这个乙同学就是典型回避型性格的人。然而甲同学会觉得莫名其妙:乙同学怎么变的这么冷漠,不是乙同学自己说喜欢听XX的吗。

回到亲密关系,再举个例子。比如你们感情还在初期阶段的时候。某天你想给回避型打电话聊天,起初TA以为你有急事要交代,就接了。以为只是三四分钟而已,TA后来才渐渐明白你是想聊天。但其实TA作业还没写,或明天的演讲稿还没准备,或客户合同还没改等等,并不是很情愿继续聊下去。但因为不想伤害你的感受,不敢直接对你说“我还有事先挂吧”。结果就是TA不知道怎么拒绝,不知道怎么结束对话,只能假装自己很高兴继续聊,但同时内心又是充满痛苦和挣扎的。

最后电话持续了三四个小时才结束。TA满足了你想交流聊天的需求,但回避型自己的独处需求却没得到满足,被牺牲了。同时自己的事还没能做完,就需要更多独处时间。所以下次你再打电话时,TA内心一定是抗拒接这个电话的。如果这时候你不知道TA为什么不接,反而更频繁的打,回避型会觉得你在强迫TA,强迫TA回应你的需求。其实对彼此来说都是个误会。

如果这时候你还在不停打电话,TA会以为你出急事了,赶紧接,但听到第一句话却是你的斥责“为什么不接”,(出现了回避型最害怕的东西——争吵。这时候TA心里其实就已经埋下了害怕与你说话的种子。因为TA觉得你是一个会语言伤害TA的人。)然后回避型可能为了想要安慰你,避免更多的语言冲突,只能又强颜欢笑继续聊三四个小时。然后下一次电话又更加抗拒不情愿接。。。但可能最后还是会以为你出意外了赶紧接。。。无限误会循环。

所以这就造成了回避型给人感觉忽冷忽热的原因。好像有时很热情,有时又很冷漠。因为大家只看到了表面行为,却没看到回避型心理斗争的全过程。

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回避型想要维持稀有的关系,不想直接拒绝,不知道怎么拒绝,害怕拒绝后就连一个朋友都没有了。所以只有不停压抑不情愿,不开心,勉强的情绪,牺牲独处需求,一次次延后自己的计划,陪吃喝玩乐等等。当渐渐亲密程度增加后,回避型就觉得和他人保持过高的亲密会伴随勉强和痛苦。在自我和他人产生矛盾时都优先选择了考虑对方,而牺牲了自己。明明感觉受伤了,勉强了,不情愿了,表面还装作“没事”,“不用担心”,“以前的事我早忘了”。

而对方往往真的以为回避型没事,但其实回避型心里很难过,为什么不被理解。。。

所以回避型看来,随着亲密关系不断增加,就变成不断自我牺牲,自我压抑,内耗加大,勒索感变重,回避型就会认为和你的关系给自己带来了伤害,总是在勉强自己接受过量的爱,同时被要求回应超出自己预期的爱。觉得自己被爱勒索,要被迫回应对方的需求。让回避型失去了自我空间,回避型就会感觉很窒息,被亲密关系压的喘不过气来。逐渐内心深处想要远离伤害,回避你的接近,回到还不太熟悉,有距离感,有空间的状态。

回到还没有每天发消息打电话的状态。于是TA会开始用各种借口、理由推脱接触,极端时甚至有逆反心理说很不招待见的话表现严厉,其实是在告诉你,TA已经很窒息了,能不能留一些时间空间,不要太近,不要太亲密了。

但是这时候一旦对方表现难过,失落,不高兴,回避型又会开始自责。对方再要求见面之后还是会搁置自己的计划勉强去赴约。这时别人就会觉得回避型莫名其妙,忽冷忽热。很多人说回避型自私,其实不了解。回避型很无私,反而是过分无私、利他、讨好、表演型人格+沟通障碍,表面行为和内心诉求的不断撕裂才导致的崩盘。

打个比方就是,回避型的情感饭量只有半碗,而普通人是3碗。当普通人以自己的标准做了6碗饭当晚餐。回避型为了照顾对方感受,觉得不吃完就会对不起别人的辛苦准备。于是明明不能吃那么多也逼着自己勉强吃完了3碗饭。大家表面其乐融融,但是吃了这么多回避型就需要很多时间自我消化。偶尔这么吃三碗还可以接受,但当亲密程度增加,回避型没办法以普通人的频率每天每餐都吃三碗那么多,还缺少自我消化的时间。于是就觉得自己被对方的爱压迫,勒索。渐渐就感到很痛苦,但也不敢直接告诉对方其实自己只能吃半碗饭,怕失去唯一一个朋友。于是就想推托回避频繁的见面,或者见面只吃了一碗饭想走了(想赶紧去消化),这时候对方就会误以为回避型在冷暴力。

所以,前期中期回避型开始回避亲密的时候,另一人并不能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只能感到被疏远。只能感觉TA心里有事憋着、总是拧巴、自己跟自己较劲,但又因为回避型的表达障碍,不敢说出来,问也得不到答案,通常就认为是TA渣、变心、冷暴力。但实际上对回避型来说是过度亲密带来了压迫,勒索,窒息感。总感觉频繁被迫要做回应,而缺少独自消化的时间,就很想将距离推开一点,喘口气,以获得自己和他人间的平衡,回避型认为这才是维持长久关系的唯一办法。

其实我之后才知道这种误会有多搞笑。每当我强颜欢笑,陪完对方打电话吃饭完之后,我想的是:终于有时间了,赶紧把被延后的工作做完。然后只想旁若无人专心致志的看书工作。但这时候对方就会觉得:刚刚明明好好的,怎么又突然不回消息不理我?又疯狂消息轰炸。我内心就会想:不是已经满足过你吃喝玩乐了吗,怎么还要聊天?我已经没有时间看书了。偶尔一次两次可以,不能每天这个样子下去吧。。但是疯狂轰炸之后担心对方出事,可能还是会接,又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安慰,安慰完之后我又要需要更多的时间独处,然后继续循环。。。

阶段三其实接触频繁,彼此更加熟悉之后,回避型内心很希望对方是能够看出自己牺牲和勉强的人,希望对方可以主动帮自己解决表达障碍的痛苦。比如这个人有着回避型不用讲,都可以理解TA的默契能力。比如从TA的行为中直接理解TA想要的,减少频繁的电话消息,减少吃喝玩乐消费,给彼此独处的时间。这时候通常回避型会做一些让其他人很不解的举动,比如为一些小事抱怨,焦虑,不知道该怎么办,其实是向你发送信号寻求帮助,希望你可以读懂TA,希望你帮TA从有苦说不出的困境中解脱。回避型不想要过量的爱,不想被逼迫做回应,不想要被爱勒索的感觉。而这时候TA已经觉得自己被爱勒索的很窒息了,几乎是崩溃边缘。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那样一眼看穿的敏感,明白回避型的真实意思,他们会以为是回避型觉得关系还不够亲密,觉得自己不够好,自己饭做少了回避型不够吃,反而越做越多,10碗,20碗,30碗,给回避型的情感压迫感越来越大。又因为回避心不忍心拒绝,所以只能继续勉强自己去吃,去做不情愿,不喜欢的事。结果就只会让回避型内心越来越抗拒见面,越来越需要更多时间独处消化。直到某天实在承受不了,完全不想再接电话,也完全不想再见面。

因为如果另一方始终没能理解回避型的内耗痛苦时,回避型内心就会产生失望和抱怨:“我和你这么近,为什么你还不理解我,为什么你不能站在我的角度,为什么你不能像我对你一样对我,为什么就不可以保持一些距离让我消化,为什么你要不断打扰我,不断强迫我,我们已经很亲密了为什么你还要来侵犯我的时间空间,为什么总是我一个人在做牺牲,我想有点时间想看书学习都不行,总是吃喝花钱一件有意义的事都没做。一次次希望你懂我,最后都变成失望,现在不指望你帮我解决问题,平平淡淡就好了,但为什么还给我添加麻烦,勒索我回应,这样的关系还不如我孤独一个人过,我实在忍受不下去了,不要再强迫我,勒索我了,我很痛苦,我也不敢说,我没其他办法了,只能离开。“

这时候矛盾就非常大,一旦回避型彻底离开后,你可能就已经没机会知道真相,或者去解释你没有强迫。因为这时候不管你再怎么找TA想,也都会被回避型当成你对TA的勒索,在强迫回避型以你预期的方式爱。

其实到后期回避型也会自责,为什么自己不能吃30碗饭,也会不断勉强自己去吃。如果是没有表达障碍的人看到超过自己的饭量,可能就直接把碗推开,说自己不吃了走人了,不会考虑别人那么多。不会跟回避型一样,为了维持稀有的关系而讨好别人,勉强自己,甚至持续勉强自己直到要窒息。所以我才说回避型不是自私,反而是“过分无私、利他、讨好、表演型人格”+“沟通障碍”,表面行为和内心诉求的不断撕裂纠结才导致的崩盘。

于是到崩溃前夕,当这个矛盾超过回避型接受程度,TA实在没办法继续勉强自己的时候,回避型会觉得:”即使孤独一人也比和对方一起,给两人都但带来无尽的痛苦和失望要好“。回避会做最后一次勉强和自我牺牲,比如真的吃完30碗饭,最后满足你一次,最后一次,然后就彻底离开消失。回避型觉得比起两人没有未来还将断不断,彻底离开才是更加负责的选择。并不是冷血也不是渣,只是思考方式不一样。

这时候在你看来可能是:明明前一天还好好的,后一天突然再也联系不到了。不知道自己做错什么。实际上是因为你不知道他的内心斗争全过程,而回避型已经到了没办法继续勉强自己,只想勉强自己最后一次就离开,互不亏欠以获得解脱的程度了。当一个不懂拒绝的人说拒绝,既是第一次也会是最后一次。

其实在这个崩溃前夕的阶段,我自己也会感到无助。一方面想要拒绝对于我来说过于亲密的要求甚至是强迫,频繁吃饭见面消费接电话回消息等,但又不想拒绝之后给让对方失落难过,然后失去生活中唯一一个亲密的人;另一方面也想和其他人一样享受亲密关系带来的快乐,但又无法从吃喝玩乐中感受到快乐。回避型的我只想两个人平淡简单有默契的生活,平时各自忙自己的事,互不打扰,不强迫占据对方时间,有困难的时候相互帮助,有空一起在图书馆安静的看一下午书,不用太多语言。吃喝玩乐游山玩水对我来说都不快乐,起初只是为了满足对方的要求,不忍拒绝,才勉强答应,假装自己喜欢。但是当这些需求变的越来越多之后,对于我来说就变成了爱的勒索,让我喘不过气来。

其实很多次我都想说出来,表示我觉得关系太亲密了,对方的情感需求太高了,超出了我的承受范围,能不能给我一些空间,我还有别的事需要忙等等。但最后话都到了嘴边还是不敢说,因为怕看到对方失落的样子,害怕伤害对方,怕尴尬,怕争吵。于是只有继续勉强,当关系进展到对我来说极度窒息,已经完全没有自我空间的时候。我会觉得没有其它解决办法,就只能离开了。

其实我作为一个回避型,更多了解其他人对于亲密关系的看法后。渐渐意识到,回避型与其他人对于亲密关系的认识是不一样的,有很大的差别,比半碗饭和三碗的差别还大。

其他人觉得亲密关系有爱,有表达爱,有仪式感,有亲呢,有争执,有和解,都是亲密关系的一部分。

但回避型认为,表达爱和亲昵都是没有意义的表面功夫花架子。亲密关系是一个人“危机”时刻能够给予援手的后盾就足够,借钱,找工作,生病,帮忙,共享资源,动用社会关系等等,回避型觉得这才是亲密,类似亲人之间相互的责任,回避型也希望对方可以这样对自己。争执绝对不是亲密,一旦有争执回避型就想远离,认为还不如一个人呆着,回避的本质就是为了避免亲密带来的争执和勒索。

为什么回避型不喜欢“玩”,因为回避型通常都有很高的“超我”,对自己较为严厉,常常自我批评,严格要求自己,内心会给自己很高的标准,什么事都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不想给别人添麻烦。给人感觉总是很自律,不吃不玩,不懂享受,不懂生活,苦行僧独行侠。因为曾经小时候父母教育很严苛,不让看漫画书只让读名著,对学习有帮助的事才做,没帮助的都不准做;允许娱乐的时候也不是为了开心休闲放松,而是为了更好的学习。渐渐他们会觉得比起目标的达成,比如考试前几名、获奖等等。而个人的娱乐喜好和感受并不重要(也解释了他们习惯压抑情绪否定情绪的原因)。

所以他们本身并不从吃喝玩乐中获得乐趣,他们觉得自己就是一个为了完成任务而存在的机器。只有“任务达成”才感到快乐,比如考第一名才感到快乐,论文发表才感到快乐,赚钱才感到快乐,获得成就才感到快乐。因此回避型觉得过节,过纪念日,花钱出去玩,去放松,都没有收获没有意义,没有成就,也无法得到快乐,反而是一种”不务正业的罪过“。所以当他们陪另一个人去参加这些活动时,其实回避型会有负罪感、埋怨、觉得浪费时间、觉得勉强。。。他们只能从其他更“合理化”,“政治正确”的方式获得快乐,比如工作、创业、赚钱等等。回避型其实很希望和另一个人一起做这些事,就像一起组队“做任务”,一起获得成就感,觉得那样关系会维持更久,而不是一起吃喝玩乐花钱。但对于其他人来说,生活不只有完成任务,还有浪漫情调,当然没办法接受这样的生活,那么两人相处起来就会很困难。

解决方法

我个人一直建议是回避型去找三观契合的回避型(两个人都不想要爱情,只想要互担生命安全的责任亲情),或者你不是回避型但遇到回避型了,当TA提分的时候就离开吧。提分也是TA犹豫斗争很久,好不容易说出来的结果了。

因为回避型已经体会过了“三四个小时电活”,“每天10碗米饭”等等。回避型内心已经知道了你们需求不同:你的情感需求高,如果要求你必须过平淡如水,简简单单,搭伙过日子的生活,对你是不公的。而回避型的情感需求是很低的,如果继续让回避型勉强自己过每天电话短信轰炸,吃喝玩乐打鸡血的生活,对TA是过于勒索的。总有一天会忍受不了走掉。

回避型本意没有想故意伤害谁,不然也不会因为考虑对方的感受,而勉强自己强颜欢笑了。

上面的案例都只针对回避型“从来没直接表示过自己需要独处”的情况,但假如回避型已经明确对你说过很累,想要给彼此留空间,需要时间专注看书学习工作,但你仍然疯狂联系TA强迫TA回应勒索堵人的话,那就真的不怪回避型会强烈抵触你了。因为TA已经以为你要做出过激行为,要人身伤害了,本能的恐惧感让TA自我保护,拒绝你的一切。

TA也一定在相处中尝试过了,能不能平衡两个人的需求,让两个人同时都满意。但最后往往两个人都没能得到满足,反而变成两个人都在做牺牲,大家都很难受。回避型知道你们没办法继续,与其越来越痛苦,还不如现在就停止。所以当回避型提分,你就离开吧,回避型会感谢你的。

假如真的很不愿意放弃,也有三种办法可以试试。

第一种解决方法是:放松一点,让回避型获得安全感,消除表达障碍。

其实只要放轻松一些,不要频繁的打扰,一段时间放空不去找回避型,TA会因为孤独主动来找你的。不信的话随便翻翻其它匿名回答评论,多少人说自己没有朋友。(但TA找你可能并不是因为喜欢你,也可能只是因为TA生活中缺少说心里话的人。请自行鉴别。)

千万不要频繁过激的去找TA,回避型一旦觉得你给TA带来压力和爱的勒索,就会想要回避、远离。

如果仍然想要继续关系,保持互动,可以尝试安全引导回避型消除表达障碍,表达自己。首先另一个人要明确表示:即使回避型完全表达自我,即使说出一些拒绝你的话,也不会伤害感情,伤害关系,才可能让回避型获得表达的安全感。渐渐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而不是仅仅逼迫回避型面对面沟通说清楚,回避型会觉得这是争吵。是你在激发矛盾破坏关系,而这正是他们极力想要远离的。

比如可以换种方式,主动告诉回避型:如果你只能吃半碗饭就说出来,如果你还有别的安排不用勉强自己陪我,如果你需要独处时间提前告诉我,不用强撑,我并没有勒索你一定要答应我的每一个要求,没有强迫你一定要见面,一定要聊天,只是想要知道你的真实想法。如果你不愿意当面说,也可以发短信说,即使说了拒绝的话也不会失落,不会生气,不会责怪,不会争吵,不会不开心,而是为了彼此更好的相处。节省了饭钱可以做别的事,对两人都有益等等。

千万不要一个劲电话轰炸短信轰炸,逼迫回避型要面对面说清楚,那样只会让回避型更加不停的表演,自我压抑,强颜欢笑,直到回避型完全不愿与你见面,害怕与你见面而直接消失。最后两个人都受伤还不知道为什么。

另一种办法是:放低对亲密程度的需求。间歇式满足回避型和另一人。

比如尽量不要每天都要求联系见面,也许你是好意,只是想表达自己的爱。但因为回避型不懂拒绝,时间长了一定会想其他办法推开关系。这时候可以尝试,平时满足回避的独处需求,但是隔一段时间有一次比较大的活动满足另一人需求的方式。

比如用糖指代亲密互动。

普通人标准可能希望每天都吃糖,一天吃5粒,一周七天,一共35粒。少了会觉得是冷暴力。

但回避型标准是:周末两天,各吃一颗就好,一共2粒糖,就很满足,多了会牙疼,就想拒绝。但通常因为不敢直说还是勉强自己吃了35颗,但渐渐开始牙疼,渐渐就有牺牲感,总有一天牙疼超过忍受范围就会断然离开。(所以回避普遍喜欢异地,既满足基本的关系维持,但又不至于太亲密带来痛苦。)

这个时候可以尝试分配一下,比如周一到周五满足回避型,周末一次大型活动全全满足另一人消耗糖,再留有一些独处时间让大家恢复,也许一种办法。(也可能频率是一个月,两个月,视每个人回避程度不同。请自行判断。)

第三种方法:工作学习或事业上的合作,给回避型一个和你在一起的“合理化”的理由

因为回避型不理解你预期中轰轰烈烈浪漫情怀的爱,也感觉从中得不到什么快乐,所以对回避型来说,不存在因为纯粹的爱和喜欢而与你相处,和你相处回避型心里必然会建立一个“合理化”的理由。回避型觉得喜不喜欢不重要,爱不爱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某种理由能够说服自己和你在一起。(简单来说就是,即使不开心不情愿的时候也至少有个理由说服自己。就像打工人明明不想加班,但20点后公司提供免费晚餐,22点后公司提供打车报销。。。)

对于回避型来说,这个理由可能是:TA在陌生的环境很孤独,而你是回避型唯一能够说心里话的人;你学习很好,能够和你一起学习提高考研成绩;能够和你一起能够有事业上的合作;能够跟你能够学到感兴趣但不了解的知识等等,总之和你相处可以带给TA一些收获,比TA孤独一个人要更“有意义”。

学习工作事业是回避型绝对不能碰的雷区,因为这是回避型自我价值认定的基础。平时开玩笑闹脾气,哪怕再不堪回避型也能够自我消化,用否定情绪的方式假装什么都没发生,第二天恢复正常。但是,一旦你对回避型的学习工作事业带来了负面影响,比如打扰考试,论文答辩,工作开会等等。一但有负面影响,回避型就觉得你带来的亲密勒索,损害了TA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这时候回避型就会开始比较衡量你给TA带来的收获和勒索。当回避型觉得虽然不情愿,但至少有收获的时候,TA还会不断说服自己回消息接电话,哪怕做一些身为普通朋友应当做的事。但如果当回避型觉得你带来的勒索超过收获,或者本来就一点收获都没有的话,对回避型来说就缺少了和你相处“合理化”的理由。这时候即使TA再不舍,都没办法说服自己和你相处了。因为在回避型看来没有任何一丁点理由去继续了。

反过来说,假如你能够带给他学习上的帮助,工作事业上的帮助,比如“可以辅导考研”,“可以传授职场经验”,“可以介绍客户”,“可以一起做实验发论文”,“可以一起创业”,“可以分担某种困难”等等。总之,有你比TA一个人更好,那么回避型就有一个稳定的和你相处下去的“合理化”理由。这时候哪怕产生矛盾,爆发冲突,即使回避型离开了,也还有某个理由说服自己回头并保持联系。

再强调一次,仅仅针对回避型还没有完全拒绝你的情况下。如果TA已经完全消失,说明TA已经一点都不相信有你的生活会更好,一点都没办法信任你。不知道你要求见面是想说话还是吵架辱骂还是动刀子。那不管你再用什么方式联系,电话短信轰炸,激将法,恐吓,堵人,。。尝试跟TA说什么,都只会让TA越来越害怕,越来越坚定的认为:分开是做了正确的选择。如果TA再心软回头,自己只会更加像这样被强迫被勒索,甚至遭遇生命危险。。。这不是被迫害妄想,可以知乎搜一下“怎么摆脱前任纠缠不休”,案例不是少数。纠缠的人可能觉得自己的行为是感天动地的爱,但在被纠缠的人看来是恐吓和生命威胁。没遇到过这种情况说明你很幸运,交往都是有教养有分寸的人,但愿缠烂打永远不出现在你身上。

是不是感觉很有道理?

我觉得吧,这些东西就是从理论的方面来分析我们的某种性格,所以有时候我们会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做好自己( _?)?

第五人格猫酥多高

其实谈恋爱可以说是每一个少男少女必须经历的一个人生阶段,谈恋爱的过程是非常美好而又甜蜜的,但是大学生第一次恋爱对象哪些人不适合谈恋爱,其实谈恋爱是两个人之间的时,第一次谈恋爱对象没有一个明确的选择划分,毕竟对象对象是两个人对上眼了才在一起谈的,与两个人一起相处有很多关系,下面就简单从几个方面说一下不适合第一次谈恋爱的对象吧。

一、情场老手

一定不要和情场老手谈第一次恋爱,情场老手套路一般特别深,在一起你听到的每一句话可能只有百分之一是真的,花言巧语和手段很多,能给你营造各种你意想不到的惊喜,也会考虑得比较周全,等玩弄后就再不会好好对你,短暂的分手是伤不起的。

二、不门当户对

比如两人之间的贫富差距比较大,生活圈子和生活档次差得很远,毕竟两个人谈恋爱是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这里不是说没有经济基础就不能谈恋爱 ,只是谈恋爱需要不少费用,每次在一次让一方一直付费,即使能走到一起也让人看不起,说三道四,同时自己有一定的自卑感,久而久之造成感情不好维持。

三、性格相反

毕竟两个人谈恋爱,经常在一起需要有共同的话题,没有共同的语言交流就很难支持感情,同时两个闹矛盾的时候, 纠结对方的缺点,很难化解,找一个性格相近的人谈第一次恋爱。

四、不能忍受寂寞,恋爱大过天。

一种就是过于依赖别人,最容易在恋爱的时候脑子坏掉,失去分辨能力。尤其是那些不甘寂寞的人。深知对方很差劲,但是就是无法离开,最后只好妥协。想一想你真的是离不开那个人吗,有的时候你离不开的其实只是恋爱的感觉。想要得到幸福,要学会去主导爱情,影响爱情,不要被爱情牵着鼻子走,情的奴隶。

五、无包容心

两个人在一起时间久了,难免会产生矛盾,如果相关之间没有一定的包容心,一味地去怪对方这不到那不对,各自不能退让一步,发生矛盾后就不易化解。在相处的过程中遇到矛盾和争吵,要懂得包容自己的爱人,不要因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只要不是原则的错误,要展现出自己无限的包容心,让对方感受到温暖。

六、夸夸其谈

说话的时候没有尺度,见人什么话都讲,在说话的时候不清楚明白自己说的话,对于自己说出口的话或是做出的承诺做不到行,只是说说,图个嘴上痛快,做不到言出必行。

七、洁癖或邋遢

不注重外表,比如男人下巴有胡子茬,女人头发乱,衣服穿得不干净,每次总是穿得皱巴巴象个送快递的,或者有洁癖,让人很难相处,总是嫌这不好那不对的,感觉好像变成对方保姆。总之,爱情既会认人变得很无私,也会让人变得很自私。无私地为对方付出,自私地占据对方的所有,只要两人真想付出,相互包容对方,慢慢经营,一定会享受恋爱中的美好生活。

珍爱生命,远离反社会人格垃圾人,你得懂点儿心理学

173。根据查询知乎网显示,猫酥,中国第五人格项目电子竞技选手,身高173。2019年1月30日,在深渊的呼唤,深渊之路(战队排名展示阶段)和“高塔之巅”(赛事直播狂欢阶段)之后,其所在的虎牙丶As战队的积分为79375,排名第15,获得参加线上预选赛的资格,进入《第五人格》COAⅡ中国大陆预选赛。

01

前几天偶然在知乎看到一个前几年侦破的案子,在天网播出时的片名叫《消失的夫妻》,看完后几天都没睡好觉,因为我怎么都想不通,为什么同为人类,有的人会这么恶?这么残忍?这么禽兽不如?

用大白话简述一下这个案子:一个坏人在一处偏僻的婚房盗窃时,发现婚纱照上的新娘很漂亮,于是就决定干票大的。后伙同其他三个坏人进行事先埋伏,等男女主人回家后制服了二人,并将二人分别安置在两间屋内。期间,男主人一直被软禁、看守,而在另一屋内的女主人,被这四个平均年龄不足23周岁的坏人虐待、长达8个小时。最后,几个人将男女主人并抛尸。

很多人都在评论里问,为什么女主人不反抗?

那是因为主犯给女主人成功洗脑:我们吃了饭、拿了钱、再睡了你,就走了,不会伤害你们。

于是,女主人忍受着屈辱与痛苦不再反抗,只希望他们发泄完兽欲后,能如约放自己和丈夫一条生路。

令人发指的是,主犯其实早就计划灭口,而这种心理催眠,只是为了使女主人存留希望,放弃反抗意识。

这个主犯是这起案件的核心人物。起意、抢劫、,整个案件的策划、行动的指挥、事后的处理安排,全部出自此人之手,可谓思维缜密,心狠手辣。

那么,为什么这些人会如此冷血?他们的良心不会痛吗?答案是:并不会。因为他们的行为说明,他们是典型的反社会者。

02

在《隐形人格:思维和行为背后的人格奥秘》中提到:反社会者是指具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人,这类人可能是最接近“恶人”的人。他们冷血无情、不辨是非,不在乎他们的行为给别人带来的毁灭性后果。他们的字典中没有“良知”二字。

一切都解释得通了。

而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的行为模式,也都可以用隐形人格来解密。

来自澳大利亚的心理学家海伦·麦格拉斯和哈泽尔·爱德华兹告诉我们: 大多数心理作品要么让人直面自己,要么剖析他人,但很少从人际互动的角度,分析隐藏在人们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背后的人格因素。

在《隐形人格: 思维和行为背后的人格奥秘》一书中,两位作者从内向/外向、计划/即兴、思考/感觉三个维度,理清了错综复杂的人格类型,还从人际关系的角度为我们分析了:令人抓狂的消极型人格、自负型人格、专制型人格;令人困扰的焦虑型人格、强迫型人格、索取型人格;和令人受伤的被动攻击型人格、霸凌型人格、反社会人格。

在此想着重分析的是反社会人格。

在之前刷屏的“因为1块钱,面店老板被砍头”案中,就因为老板收钱时比价目表上多了1块,并说:“我说几块钱就是几块钱,吃不起你就不要吃!”犯罪嫌疑人胡某就砍掉了老板的头。至于吗?

而据调查,胡某性格不好,脾气暴躁,动不动就跟别人吵闹打架,还殴打自己的父母,曾将自己的父亲致伤,父亲不得在家休养了好几个月……

正所谓“地狱空荡荡,魔鬼在人间”。

反社会者最可怕之处在于,很多时候他们就像是一个普通人。很难想象,每天和你擦肩而过的那么多人中,是否藏有可怕的反社会者。

03

《隐形人格: 思维和行为背后的人格奥秘》中提到:“失败的”反社会者通常曾被抛弃和忽视,父母的管教方法相互矛盾,无法与父母建立情感联结,受到父母或监护人虐待,目睹过暴力行为等。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反社会者的情况。

一、典型行为

1. 他会展示出社会强烈谴责的表现或行为,例如偷盗、、抢劫等违法行为。

2. 人身攻击,从欺凌恐吓延伸至严重的身体伤害或虐杀。

3. 极少表现出同情。

4. 感受不到内疚、羞耻或悔恨。

5. 习惯在生活中寻找刺激,包括反社会行为的因素和对他人的掠夺。

6. 能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对的,但还是选择去做。最难以接受的是,那些犯下可怕罪行、掠夺盘剥的人神志非常清醒。

对比一下开头所说的“消失的夫妻”案中的主犯,这些主要表现,他全都中了。

在天网播出的审讯过程中,他说道:“其实当时心里也很恐慌,实际上我们做的这些事,已经不能算是人了,已经是畜生所为吧。”但从他的脸上,却丝毫看不到忏悔。

二、他们是怎么想的

“我是聪明和卓越的人。我有权利用他人得到我想要的,享受掠夺游戏的乐趣。”

三、他们为什么这么做

是因为基因还是环境?尚无定论。但最可信的解释是:反社会行为是遗传、成长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有一两个可辨识的生理因素。

反社会者十分冷静,焦虑水平较低,所以没有学会循规蹈矩或者不要去做招致惩罚的事情。

四、他们是怎样逃脱的

1. 人们更容易相信别人。因为我们从小受到的都是善良教育。

2. 人们纵使亲眼看见也不相信,很难让人们相信这种行为模式的存在。人们印象中的反社会者是连环杀手,而不是在许多方面看起来非常正常的普通人。

3. 你放松了警惕。

4. 许多人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

5. 没人看到全部。一般情况下,这个罪恶拼图的每一片都不为其他人所知,仅是一种伤害,不足以构成一个模式。

6. 其他人掩护他们。因为尴尬、信任错付、自我保护或难以接受某个人真的像他们所怀疑的那样,人们会包庇反社会者。

五、他们能被治好吗

不能。表面上看,他们会做所有正确的事表示后悔,而且愿意改正。但一旦被宽恕,几周后,他们就会重新回到原来的轨道上。

现如今,我们时不时就能看到一些极端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这些反社会者戾气很重,打着“社会对我不公,所以我要报复社会”的旗号,做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行为。

“三里屯砍人:女子被武士刀从背后捅穿”,犯罪嫌疑人只为报复社会、想在北京制造事端。

“米脂县第三中学学生放学途中遭犯罪嫌疑人袭击,造成19名学生受伤,其中7人亡”,也仅仅是因为,他之前在此就读时受到同学欺负,所以要报复学校、报复社会。

还有一群“知道自己活不下去、也想别人活不了”的艾滋病患者,也在疯狂报复社会,以传染别人为傲。

这些反社会者就像埋在我们身边的定时炸弹,若不幸踩到,难道只能自认倒霉?

《隐形人格: 思维和行为背后的人格奥秘》中说道:之所以强调“安全有效社交”,就是因为我们一向所受的是善良的、阳光的教育,却对邪恶、黑暗缺少了解,疏于防范,即使反社会人格近在咫尺,也不见得能够辨别出来。

六、如何面对反社会行为

1. 不要骗自己说他们会改变。不要相信他们,不要盼望忠贞和坦诚,要更加警惕。

2. 如果怀疑,检查核实。

3. 不要为难自己。

4. 考虑离开。

5. 不要失去对人的信任。

所以说,珍惜生命,要从甄别反社会人格、远离反社会者做起。这本《隐形人格: 思维和行为背后的人格奥秘》将助你一臂之力。

这本书每个部分的结构都包括:指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建议中,既有针对他人的,也有针对自己的,能让我们找到与自己和他人相处的恰当方式。

想要更加了解自己、了解身边的人,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就靠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