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首先提出脑为元神之府对吗-李时珍脑为元神之府具体

在我国古代医书中已经有了对脑的功用的认识。脑为奇恒之腑之一,位于颅内,由髓汇集而成。《灵枢?6?1海论》说:“脑为髓之海。”《素问?6?1五脏生成篇》说:“诸髓者,皆属于脑。”至于脑的作用,已粗略地见于《灵枢?6?1大惑论》中。明代李时珍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脑与精神活动有关,谓“脑为元神之府。”至汪昂《本草备要》则更有“人之记性,皆在脑中”的记载。后来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又进一步指出:“灵机记性在脑者,因饮食生气血,长肌肉,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髓上行入脑,名为脑髓;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于脑;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脑;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小儿周岁脑渐生,舌能言一二字。”王氏将诸感官功能谓为灵机,统归于脑,可算是中医书籍言脑功用最全面的了。

论述明清时期体现药物学创新的三部著作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鼓子花药性

李时珍利用太医院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但阅读了大量医书,而且对经史百家、方志类书、稗官野史,也都广泛参考。同时仔细观察了国外进口的以及国内贵重药材,对它们的形态、特性、产地都一一加以记录。过了一年左右,为了修改本草书,借故辞职。

在回家的路上,投宿在一个驿站,遇见几个替官府赶车的马夫,围着一个小锅,煮着连根带叶的野草,李时珍上前询问,马夫告诉李时珍,他们赶车人,整年累月地在外奔跑,损伤筋骨是常有之事,如将这药草煮汤喝了,就能舒筋活血。

这药草原名叫“鼓子花”,又叫“旋花”,李时珍将马夫介绍的经验记录了下来:旋花有“益气续筋”之用。

扩展资料

1552年,李时珍开始搜集材料,为编着《本草纲目》作准备。李时珍编着《本草纲目》,以宋代唐慎微《证类本草》为蓝本,集唐、宋诸家本草之精萃,益金、元、明各家药藉之不足、继承我国本草研究的传统,独辟蹊径,把本草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李时珍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很有特色,达到一个新水平。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自己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改善了古代科学方法,积累了科学研究的新经验。李时珍成功地运用了观察和实验、比较和分类、分析和综合、批判继承和历史考证方法。

观察和试验是本草药研究的基本方法。李时珍对药物采用亲自采集、仔细观察,以得其真的方法,获得很大成功。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分类使药物研究体系化,关键还是如何确立分类的标准。李时珍打破本草学沿用已久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建立了三界十六部分类法,使分类体系更为科学化。

1578年,《本草纲目》撰成。1580年,李时珍赴太仓访王世贞求序。李时珍殁后,方得刊行。书印行后,节译成全译成日、朝、拉丁、德、英、法、俄诸种文字,流行全世界。英·李约瑟说:“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濒湖脉学》1卷,撰于1564年。李时珍强调四诊合参,反对单以脉诊决病。至于论脉,将24脉分为七表、八里、九道,把浮、大、数、动、滑划为阳,沉、短、涩、弱、微划为阴。

《奇经八脉考》,约撰于1577年,1卷。本书考证历代文献,对奇经循行和主病,详加说明,且附已见。李时珍临证,推崇张元素,重辨病证,立法严谨,用药得当。治疗时,或化裁古方,或自组新方,或用民间单验方,多有良效。

李时珍提出命门在两肾之间,为赵献可所发挥;指出“脑为元神之府”,肯定脑为全身中枢的功能。尚着有《命门考》、《集简方》、《白花蛇传》、《脉诀考证》等,已佚。《纲目》一书,乃父乃子及弟子庞鹿门均参与编写,次子建元为书绘图,可谓以李时珍为主的集体着作。

百度百科-李时珍

为什么“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理论依据是心主神志

你说的应该是以下三部具有创新精神的巨著,具体请你参考:

公元1596年,明代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的《本草纲目》出版。李时珍深入民间广泛调查研究,向劳动人民学习,并亲身实践,采药尝药,进行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收集了大量药物和药方,批判地继承了十六世纪以前我国医药学上的成果。《本草纲目》共五十二卷,一百九十多万字,载有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附图一千一百二十六幅,载方一万一千零九十六个,内容十分丰富,是我国古代医药学的经典著作,也是世界科技史上的重要典籍,被译成多种文字广泛流传,在世界上也有很大影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发挥了"人定胜天"的思想,他说人可以"窥天地之奥秘而达造化之权"。李时珍还在我国最早指出人脑是全身的主宰:"脑为元神之府"

公元1642年,明末吴有性(吴又可,约公元1561-1661年间)著成《温疫论》,创立温病(传染病)学说。他在细菌学出现之前坚持唯物主义的病因论,对温病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公元1746年清代叶桂(叶天士,公元1667-1746年)著的《温热论》,公元1789年清代吴塘(吴鞠通,公元1736-1820年)著《温病条辨》,对温病的发病原理和辨证(症)施治加以补充和阐发,使温病学说更趋完整和系统。温病学说的形成,在我国医学的发展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现代临床证明,温病学说对治疗一些传染病如乙型脑炎等很有实用价值。

公元1759年,清代赵学敏(?-公元1803年)与民间"铃医"(走方郎中)赵柏云(生卒年代不详)合作写成《串雅》。这是医学史上一部罕见的适合广大群众需要的很有实用价值的著作。赵学敏非常重视铃医,认为铃医接近群众,能解决群众的问题,"谁谓小道不有可观者欤!"他强调用药应贯彻"贱"、"验"、"便"的原则。公元1765年,赵学敏还著有《本草纲目拾遗》,对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作了补充和订正。

李时珍如何弃文从医的?

心在五脏六腑中占首要的地位;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位于胸中,有心包裹护于外.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神志,主血脉,主汗,开窍于舌,其华在面. 神志的含义是指精神状态,意识思维活动,相当于高级神经活动.从现代医学生理学观点来看,人的精神思维活动是大脑所主,这是毫无疑义的.那么为什么中医学里却把脑的作用归属于心呢?这是由于历史条件的关系.古人对这些虽缺乏详尽的认识,但也有不少的论述.如《内经》有“精明之府”的记载,李时珍认为脑是元神之府,王清任特别强调人的灵机记性,不在心而在脑等.中医认为心主神志(即心主管神志)是将脑的功能隶属于心,这是由于中医的脏腑学说是以五脏为中心的缘故,它认为脑的功能必须依赖心血濡养,才能发挥其功用,也就是说,精血为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血是心所主,可见心主神志的功能与心主血脉的功能是密切相关的. 因此,心的气血充盈,则神志清晰,思考敏捷,精神充沛,心脏一旦发生病变,往往会出现心悸、惊惕、失眠或烦乱,谵语、神志昏迷或善悲、喜怒不休等证状.如心阳不足,证见心悸、惊恐;心阴不足则失眠、健忘;心阳偏亢则哭笑不休或发狂;邪入心包或痰迷心窍时,则证见神昏谵妄,舌强不语等证. 另外,从临床用药看,清心泻火的药,如牛黄、犀角等也都有镇静的作用,所以,祖国医学认为心主神志. 资料来源:《中医基础理论问答》

明代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一个秋天月夜,在浩淼的长江上,一叶孤舟顺水漂流。李时珍和父亲坐在船头,喝着闷酒。李言闻望子成龙的科举梦又一次破灭了,他想不通儿子才华四溢、满腹经纶,竟然不为主考看重,落得个榜上无名,第三次赴武昌应乡试,仍然失败而归。

李时珍看着父亲面色憔悴、神情沮丧的样子心里很不好受。为了转移父亲的情绪,他把一直藏在心里,已经思考多时的医学问题谈了出来。他对父亲说:“《孟子?告于篇》上讲:‘心之官则思,’《内经》上也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这两部书里都是说,心脏是主管人的思维活动的。儿仔细思考了这个问题,觉得不对。本来,《内经》上说过,‘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疫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按这种讲法,是人脑主宰我们的视觉、听觉和运动器官的。再往深处想,我们思考问题时,是心在想,还是动脑子想呢?读书读久了,是头昏头痛,还是心昏心痛呢?显然这主要是前者。所以,儿以为,脑才是六神之府,思之官。”

李时珍这番独出心裁的言论使父亲颇为震动。《内经》是祖国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产生于战国和秦汉之间,它运用精气、阴阳、五行学说,总结和阐述了中医的基本理论,两千年来中医理论的发展,可以说都起源于《内经》。《内经》上提出的心是思之官,千百年来有学问的人都视为真理,医经、儒经都这么叙说。儿子却敢向传统挑战,提出怀疑,真不简单!李言闻并不保守,他仔细一琢磨,儿子所说何尝没有道理。李言闻不由得感叹:“真是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我这几年来,天天督促儿子面壁苦学,尽了最大努力,发奋读书,几乎丢了命。但是,老天不遂人意,3次应试都名落孙山。万万没有想到,儿子仅凭着家族的影响,自己平时关于医药学有意无意随便说说,就记在心里,对‘心之官则思’竟动了脑筋,作了如此深刻的见解。自己行医数十年,也曾著书立说,但对于这么重大的医学问题,却从未产生疑虑,真是庸才!儿子果然聪明颖悟,才智过人,勇于探索。其实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既然儿子在医学上能够如此钻研,何不让他跟着我学医呢?别让他像我那样了,为了科举白白耗费了青春,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李时珍见父亲沉默不语,便把自己想放弃科举考试,跟随父亲学医的想法说了出来。这个念头在他心里许多年前就有了,但是为了显耀门庭,不辜负父亲的期望,他藏在心里不忍心说出来。看来,科举仕途与李家这一代还是无缘,自己的志向也不在这里。于是,李时珍趁父亲思想已经转变,便把多年来深思熟虑的话说了出来。

李言闻看着为应试累得瘦弱不堪的儿子,心头不禁涌出无限爱怜,觉得儿子的选择不能说最佳,但也算是条好的出路了。于是,他默默地点头同意。

这样,从23岁开始,李时珍就弃文从医,继承父业,走上了医学的道路。